何以为医|“幕后英雄”徐英俊:以麻醉构筑生命屏障
编者按:
病床前,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医院外,他们也有世俗的喜怒哀乐。他们之中,有人担起“心灵康复师”之任,有人在“鬼门关口”跟“死神”正面抗争,有人前往海拔3200米的高原上为当地医疗技术上填补一项项空白……他们是余杭区4100余名医护人员的缩影。
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值此之际,杭州新闻app携手余杭区卫生健康局推出“何以为医”系列报道,通过走近余杭医者,聆听不同岗位医师背后的故事,展现医者崇尚医德、钻研医术、勇担重任的形象,以期传递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
(资料图)
俗话说,开刀去病,麻醉保命。麻醉医生虽非操刀者,但日常工作也绝不仅是“扎一针”那么简单。他们好比“幕后英雄”,以悉心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疼痛治疗等服务,为每一次手术的顺利完成“护航”。
徐英俊是这“幕后团队”的一员。2004年,他正式入职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余杭二院”)麻醉科。19年间,他从一名专职的临床麻醉医生成长为余杭二院疼痛门诊的“开荒者”,成为麻醉科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回顾从医经历,他说:“可能比起其他科室,麻醉科很多时候像个‘陪衬’,很少能被患者记住。但救死扶伤并不一定要获得鲜花掌声,每每看到患者舒适地‘睡过去’,安全地‘醒过来’,我都感到喜悦和满足。”
“麻醉医生和患者‘同呼吸共心跳’”
“如履薄冰”是徐英俊初入麻醉科时对临床麻醉工作最直观的感受。2003年,还在实习的他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一台多发伤救治手术。当时,由于药物的过敏反应,麻醉药推进去的瞬间患者便出现了生命体征的异常。
“虽然患者最后脱离了危险,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还是有点说不出的滋味。”徐英俊回忆,“麻醉关乎全身机能,出事都是瞬间的事。医生只有不断学习,丰富知识储备,才能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手术中的徐英俊
长年累月的学习实践让徐英俊培养出迅速的反应能力、精准的临床判断和高度的专注力。每当手术室的无影灯亮起,他便投身一场“战役”,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实时捕捉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肺功能等各类指标波动,以便适时调整,为患者筑牢监护屏障。“很多人以为麻醉医生‘打一针’就能退场,其实麻醉药打完后才是临床麻醉工作的‘重头戏’。作为患者生命的‘守护者’,我们和他们‘同呼吸、共心跳’,各类监护仪上的数值、曲线都要了然于胸,一刻也马虎不得。”
除了术中麻醉管理外,徐英俊还积极参与术前评估、术后随访工作。对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会组织开展周全的术前检查,制定最安全的麻醉方案。术后,他会守在患者身边,时刻准备应对气道阻塞、通气不足等并发症,直至患者安全苏醒过来。
在麻醉领域不断深耕,徐英俊并不只是沉浸在手术室里,还将麻醉学内涵扩展至疼痛治疗领域。2010年,徐英俊赴天津进修,之后便将习得的技术带回余杭二院。他带领团队开辟“疼痛门诊”,借助小针刀、颊针、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术等技术,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肩颈腰腿疼痛。
凭借耐心的态度和精湛的技术,从医19年来,徐英俊得到了患者和同行的一致好评。“麻醉科医生虽然只是‘幕后人员’,但仍有不少患者在出院后还会特地找到手术室来向我道谢。”徐英俊自豪地说,“现代麻醉技术让手术不再是疼痛和恐怖的代名词,这就是我作为一名麻醉医生最大的成就感。”
“把技术带上海拔3200米的高原”
2023年2月,徐英俊主动请缨加入中西部医疗协作的援川队伍,赴四川甘孜九龙县人民医院,在海拔3200米的高原上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医疗帮扶工作。
“放眼望去连片的灰暗色植被”,这是他对九龙县的第一印象。由于特殊天气带来的道路积雪及泥石流塌方,他在路上耽搁了两天才抵达九龙县,紧接着便产生了头晕乏力、心跳加速、呼吸不畅等高原反应,血氧饱和度一度降至76%,半夜时常因缺氧而被憋醒。
严重的高原反应并没有阻止徐英俊第一时间投入当地的医疗救治工作。援驻九龙县医院的最初几天,他一边吸着氧气,一边配合完成了15台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工作。“这类手术对麻醉的要求较高,由于当地医疗资源相对薄弱,需要我帮忙进行更细致的麻醉管理,保障手术平稳完成。”徐英俊说。
巨大的手术量只是援川工作的“序章”。半年来,徐英俊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完成了手术麻醉100余台,接诊患者2400余位,在帮助甘孜九龙的患者摆脱疾病困扰的同时,大大提升了高龄危重患者的手术救治成功率。
比如,今年7月,一位86岁的藏族老奶奶因急性胆囊炎发作,腹部剧痛入院。由于患有高血压、慢阻肺、肺源性心脏病等多种基础病,老奶奶的手术风险极高。了解到此情况,徐英俊参与到联合会诊中,通过对麻醉剂量的精准把控和全面的术前、术中、术后管理,成功将患者心功能、肺功能保持在平稳水平,助力手术圆满完成。随后,徐英俊还通过神经阻滞镇痛技术帮助患者缓解术后疼痛,让这位高龄高风险患者只用一周便顺利出院。
援川期间的徐英俊收到患者感谢
各类诊疗的顺利完成让不少更偏远地方的患者慕名而来。徐英俊在全力开展医疗救治的同时,也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先后将6项麻醉新技术、18项疼痛诊疗新技术倾囊相授。此外,他还协助当地开办了第一个疼痛专科门诊,填补当地医疗服务的一大空白。
短短半年时间里,徐英俊已收到当地人民送来的4面锦旗,聊天记录里也满是患者真挚的感谢话语。“来九龙的日子里,我这个麻醉医生好像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了九龙人民眼中值得信赖的‘浙江专家’。”徐英俊说,“我很感谢当地群众对我的认可。作为援川医生,我要努力留下更多实用技术,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真正对得起‘浙江专家’这个称呼。”
关键词: